【量化策略】RSI 超买超卖(RSI Mean-Reversion)
什么是RSI?
RSI(Relative Strength Index,相对强弱指标) 是衡量资产价格 “超买” 或 “超卖” 状态的震荡指标,由韦尔斯・怀尔德(Welles Wilder)在 1978 年提出。
1. 计算逻辑
RSI 通过比较一段时间内价格上涨和下跌的幅度,反映市场的多空力量对比,取值范围为0-100。
步骤 1:计算 n 日(通常为 14 日)内的平均上涨幅度(UP)和平均下跌幅度(DOWN):
上涨日:当日收盘价 > 前一日收盘价,涨幅 = 当日收盘价 - 前一日收盘价;
下跌日:当日收盘价 < 前一日收盘价,跌幅 = 前一日收盘价 - 当日收盘价;
平均上涨幅度(UP)= 近 n 日上涨日涨幅的算术平均;
平均下跌幅度(DOWN)= 近 n 日下跌日跌幅的算术平均。
步骤 2:计算相对强弱(RS)和 RSI:
RS = UP / DOWN
RSI = 100 - (100 / (1 + RS))
2. 核心意义
RSI 值越高,说明近期上涨力度越强(多头占优);值越低,说明近期下跌力度越强(空头占优)。当 RSI 超出常规范围时,暗示价格可能因 “过度反应” 而反转。
核心逻辑
该策略基于 “均值回归” 理论:价格短期过度上涨或下跌后,会向其内在价值(或平均水平)回归。通过 RSI 的超买、超卖区间定义反转信号:
1. 超卖(买入信号)
当 RSI 跌破30(默认阈值)时,认为资产 “超卖”(空头力量过度释放,价格可能反弹),触发买入信号。
逻辑:短期下跌幅度过大,市场情绪过于悲观,后续可能出现买盘修复价格。
2. 超买(卖出信号)
当 RSI 突破70(默认阈值)时,认为资产 “超买”(多头力量过度释放,价格可能回调),触发卖出信号。
逻辑:短期上涨幅度过大,市场情绪过于乐观,后续可能出现卖盘压制价格。
3. 中性区间
当 RSI 在 30-70 之间时,市场处于 “正常波动” 状态,无交易信号。
优缺点
优点
逻辑直观:通过明确的数值阈值判断信号,易于理解和执行。
震荡市有效:在价格上下波动的市场中,能捕捉短期反转机会(如 2023 年 A 股多数板块的震荡行情)。
响应迅速:相比均线策略,RSI 对短期价格变化更敏感,可提前捕捉反转点。
缺点
趋势市失效:在单边上涨(如牛市)中,RSI 可能长期处于 70 以上(持续超买),若过早卖出会错失趋势收益;单边下跌(如熊市)中,RSI 可能长期低于 30(持续超卖),买入后可能继续亏损。
假信号多:短期价格剧烈波动可能导致 RSI 短暂触碰阈值(如瞬间超买后继续上涨),引发无效交易。